查看原文
其他

软银阿里缘分已尽,要各奔东西?

长桥海豚君 海豚投研 2023-06-09


8月10日软银宣布巨额减持阿里总股份10%的消息,想必让一部分投资者大为担忧,在昨天的简评中,海豚君已表达了此次减持本身不会立即在公开市场内造成对阿里的抛压的观点。
不过长远来看,此次减持可能意味着软银与阿里彻底的分道扬镳,那么就着这个契机,海豚君就从头梳理软银从投资阿里,逐步走到如今巨额抛售阿里的全过程,从而帮助各位判断,未来阿里是否有继续被抛售的风险。
长桥海豚投研专注为用户跨市场解读全球核心资产,把握企业深度价值与投资机会。感兴趣的用户可添加微信号 “dolphinR123” 加入海豚投研社群,一起切磋全球资产投资观点!

2000-2015:软银认定阿里,陪伴成长

软银与阿里之间深厚的渊源,可一直追溯到阿里巴巴的开端。在阿里1999年创立后早期的融资中,除了最初由高盛领头的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软银并未参与外,在之后的第二和第三轮融资中,软银果断的先后出资2000万和8000万美金领投押注阿里,几乎包揽了第二、三轮全部融资金额。(在随后雅虎出资10亿美元入主阿里时,雅虎也向软银净收购了合计1800万美元原始股份,因此软银净投资阿里的总金额在8200万美元左右)

虽然在之后的融资中,软银的身影不再出现,但随着阿里巴巴规模和估值的飞速成长,后来的投资者虽动辄投入数十亿美金,但所能换掉的股权占比也远比不上软银在最初投注的那8000多万美金。

因此,软银凭借早期的大力押注,当阿里巴巴于2014年在美国上市前,软银成为了阿里最大股东,持有阿里约34%的股份,共7.97亿股。且直到2016年软银首次抛售阿里股份前,这7.97亿的股数从未变动。

2016,首次小幅减持阿里,但仍存温情

自2000年投资阿里后的16年间,软银从未主动减持过阿里的股份。但来到2016年6月,软银宣布为了获取资金,将减持合计89亿美元的阿里股份。在减持后,软银持有阿里的股权将由32.4%下降到29.2%,总持有阿里股份数量由7.97亿减少到7.47亿,其中:
1. 20亿美元的股份由阿里自己回购
2. 4亿美元的股份由阿里合伙人共同回购
3. 5亿美元出售给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另有5亿美元出售给Temasek。
4. 其余55亿美元的阿里股份将转移给软银设立的一家信托公司,并通过向投资者出售信托份额的方式,以达到融资的目的(同时阿里股份的所有权也转移给了信托份额的投资人)。

2019-2021、频繁减持,软银与阿里出现裂纹

时间快进到2019年6月,软银再度宣布已减持阿里0.73亿股,持有阿里的总股份由7.46亿下降到6.73亿。与今年8月刚刚发生的减持方法类似,19年6月的这次减持也是交割早在2016年6月(即上一轮减持时)就已签订的出售阿里股份的远期合约,一直到3年后才正式交割阿里股份的所有权。至此,才拉开了软银减持阿里的真正开端。
时间来到2020年中旬,在新冠疫情爆发的影响下,截至2020年3月底的财年中,软银集团归母净亏损了达9616亿日元(接近90亿美元)。面对巨大的亏损,孙正义在财报会上宣布将减持约117亿美元的阿里股份用于回购软银集团的股份。在减持声明宣布后,孙正义和马云也分别表示,将卸任各自在阿里巴巴和软银集团的董事身份。现在看来,这一事件其实早已宣告了软银和阿里将要分道扬镳。

不过,虽然孙正义在2020年就早早宣布要减持约120亿阿里股份,但FY21财年阿里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7月软银持有阿里的股份仍是6.74亿,一股未减。因此,软银大概率又是通过远期合约的形式出手了阿里股份,但股份的所有权仍留在软银手中。

直到2022年阿里披露财报,截至2022年7月15,软银持有阿里的股份才由6.74亿股下降到6.33亿股,持有股份占比下降到23.9%。即软银在21年7月到22年7月间完成减持了阿里0.4亿股,约1.5%的股份(此部分减持的股份已完成交割了)。不过海豚君在阿里及软银集团的公告中并未看见相关公告,因此海豚君认为,软银可能是通过多次交易完成的此轮减持,因此不强制需要进行披露。

2022-?,巨抛阿里10%股份,软银与阿里要分道扬镳?

来到今年8月10日,软银再度公告声明将提前交割出售阿里股票的远期合约。此次合约共涉及 2.42 亿分阿里巴巴股份,可为软银在财报上贡献约 340 亿美元的利润。在本次减持后,软银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权将由 23.7%,下降到 14.6%。(值得注意,7月15日阿里年报中软银还有阿里23.9%的股份,这表明在7月到8月公告发表时,软银又已减持了阿里约0.2%的股份)
但本次占阿里总股份近 10% 的巨量减持,海豚君认为不会立即导致阿里的股票在公开市场上被大量抛售。理由如下:
1.本次声明的并非新减持阿里股份,只是完成对先前合同的交割
本次公告中提及的交易,是交割先前早已签订的出售阿里股权的远期合约,而并非决定要新减持阿里的股份。软银早前已经与数家金融机构签订合约以一定价格(海豚君推算为112-113美元/ADR)出售阿里股份的合约,以换取资金。本次公告只是表明软银将正式把阿里股份的所有权转移给接手的机构手中。
根据公告,本次交易将在软银的收益表上产生341亿美元的利润,且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a. 第一部分的1.5万亿日元的收益(111亿美元),来自阿里本次出售股份价值重估后的收益,这部分现金早已收到。计算上等于阿里股份在声明发布时的现价 91.19美元/ADR 减去 阿里股份在软银资产表上的账面成本 43.97美元/ADR的差值 乘以 本次减持2.42亿的股数。
b. 减持后软银账面上剩余的3.88亿阿里股份,同样要由43.97美元/ADR的账面价值,向上重估为91.19美元/ADR的现价,从而产生2.4万亿日元(178亿美元)的收益。
c. 通过本次交割远期合约产生的7000亿日元收益(51.9亿美元),等于签订合约时约定的交割价格 减去 当阿里股份91.19美元/ADR的现价 乘以 交易的2.42亿股份。从而可以算出结算远期合约产生每股的利润在21.4美元/ADR,因此此次远期合约的约定交割价格约在112.6美元/ADR。

2. 本次交割本身不会在公开市场上产生抛压,但后续取决于接手机构的选择
原因有几点:首先本次减持交割并非是通过在公开市场抛售完成,而是在软银和一众对手金融机构之间。阿里的股份只是由软银这一大股东,转移至了多家机构手上。
其次,阿里股份的交割并非在8月10日全部完成, 而是会通过软银的多家子公司实体,在八月中旬到九月底的这段时间内分批完成
那么,接手机构在收到阿里的股份后是否会立即抛售阿里股份?也并不会。根据公告,在签署出售阿里股份的远期合约时,将接手阿里股份的机构也早已通过不同渠道对冲(hedge)了此次交易。
举例来说,接收机构在签署合约时可通过卖空阿里股票,或者买入看空阿里期货/期权,对冲本次要接受阿里股份的多头头寸(金融机构未避免自己承担风险,一般都会对冲交易)。换言之,接手机构在签远期合同时,已经建立了对阿里股份的空头头寸。因此,本次交割后,接手机构只是把对阿里的多头和空头寸对冲平仓,而不会产生新的对阿里的空头头寸。

那么未来阿里会被继续抛售吗?

1.单从本次交易来看:在本次交割完成后,阿里的股权由软银这单一大股东分散到数量众多的机构手中。那么是否要在公开市场上抛售阿里股份,也将由接收阿里股权的机构各自判断决定。
理论上,阿里的股权被分散后,在被抛售的概率的确会有所增加。因为软银作为大股东减持时需要披露等各种限制,在股权分散后各接收机构想抛售会更自由且方便。
但考虑阿里当前不到 90 美元/ADR的价格,接手机构当前以 “亏本白菜价” 甩卖阿里股份海豚君认为并非聪明选择,可能性也不太大。不过若是阿里股价明显反弹,接手机构在合理价格是否会出手阿里股份就不得而知了。
2.软银会不会继续出售剩余14.6%的阿里股份? 目前来看,海豚君很难判断软银是否有继续抛售阿里的倾向。不过,根据软银先前与阿里的约定,在软银的股权占比低于15%以后,软银将失去独立提名阿里董事的权利。同时,在董事会选举时,软银和阿里合伙人也不再需要无条件支持对方提名的董事候选人。
除了管理层面的分手外,在股权占比低于15%,软银在资产负债表上也不再以权益法(equity method)记录阿里的股权,而会转变为单纯的财务性投资(Security investment)。
此外,根据软银22年业绩会上的披露,截至今年6月软银一共抵押了53%它持有的阿里股权。而此次宣布交割减持的部分仅占软银持有阿里股份的38.4%,即软银持股阿里股份中还另外有15.6%也已经被抵押出去。考虑到历史上软银普遍通过远期合约等衍生品出售阿里股份,而不到正式交割时也无需披露股权变动。因此存在这样的可能:软银剩下的阿里股权中甚至有可能已经以远期合约的方式被出售了一部分,只是尚未交割而已。
总的来看:虽然后续软银是否会继续减持阿里股份,还是主要取决于软银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但随着软银丧失在阿里管理层的影响力,以及对阿里投资性质的转变,可以说软银和阿里之间已无“情面”可言。一旦有资金需求,抛售阿里股票回笼资金对软银而言会是一个简单有效的且毫无心理负担的选择。所以海豚君不得不悲观地指出,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阿里将会持续面对大股东减持的压力和风险。

<正文完>



- END -


// 转载开白

本文为长桥海豚投研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dolphinR123 获得开白授权。


/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提示

本報告僅作一般綜合數據之用,旨在長橋證券(香港)有限公司("長橋香港")及其關聯機構之客戶作一般閱覽及數據參考,並未考慮接獲本報告之任何人士之特定投資目標、投資產品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及特別需求。投資者若基於此報告做出投資前,必須諮詢獨立專業顧問的意見。任何因使用或參考本報告提及內容或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的人士,需自行承擔風險。長橋證券毋須承擔因使用本報告所載數據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責任或損失。本報告所載信息及數據基於已公開的資料,僅作參考用途,長橋證券力求但不保證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過往表現並不可視作未來表現之指標或保證,亦概不會對未來表現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之聲明或保證。

本報告由長橋香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 分發,長橋香港為根據香港法例第 571 章證券及期貨條例在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證監會”) 註冊為持牌法團,中央編號為 BPX066。

本報告中所提及之信息或所表達之觀點,在任何司法管轄權下的地方均不可被作為或被視作證券出售邀約或證券買賣之邀請,也不構成對有關證券或相關金融工具的建議、詢價及推薦等。本報告所載資訊、工具及資料並非用作或擬作分派予在分派、刊發、提供或使用有關資訊、工具及資料抵觸適用法例或規例之司法權區或導致長橋證券及/或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須遵守該司法權區之任何註冊或申領牌照規定的有關司法權區的公民或居民。

本報告僅反映相關研究人員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長橋香港及/或其關聯機構的立場。

報告所載觀點、推薦或建議,僅反映研究人員於發出本報告當日之判斷,也可在無提前通知的情況下隨時更改。

長橋香港無責任提供任何更新之提示。長橋香港可發出其他與本報告所載信息不一致或有不同結論的報告。

長橋香港的銷售人員、交易員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向我們的客戶及我們的自營交易部提供與本研究報告中觀點不一致或截然相反的口頭或書面市場評論或交易策略。

長橋香港的自營交易可能會作出與本報告的建議或表達的意見不一致的投資決策。

本報告由長橋香港製作,版權僅為長橋香港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長橋證券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均不得 (i) 以任何方式製作、拷貝、複製、翻版、轉發等任何形式的複印件或複製品,及/或 (ii) 直接或間接再次分發或轉交予其他非授權人士,長橋證券將保留一切相關權力。

有關不同產品風險的詳細信息,請訪問 https://support.longbridge.hk/topics/misc/1df76a6?locale=zh-CN 上的風險披露聲明。

編寫研究報告的分析員(們)特此證明,本研究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員(們)對此公司及其證券的個人意見。分析員(們)亦證明分析員(們)過往、現在或將來沒有,也不會因本報告所表達的具體建議或意見而得到直接或間接的報酬。分析員確認分析員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在研究報告發出前 30 日內及在研究報告發出後 3 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上市公司及其相關證券。

截至本報告之發佈日,若長橋香港擁有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的財務權益,其合計總額未有相等於或高於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市場資本值的 1%。

分析師或其聯繫人沒有擔任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分析師或其聯繫人與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沒有任何經濟利益。

長橋香港不是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之造市商。

長橋香港沒有員工受僱於或長橋香港與有關聯的個人沒有擔任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文末福利

欢迎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海豚投研群,与投资老鸟畅谈投资机会。



研报不易,点个“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